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

时间:2014-06-26 14:59 点击:
中图分类号:G62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2-8882(2014)01-104-02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。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。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,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。 有效的教学情


  中图分类号:G62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2-8882(2014)01-104-02

 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。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。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,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。

  有效的教学情境,独特的教学途径,可以提高教学效率,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。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余文森在《有效教学十讲》中所说:情境之于知识,犹如汤之于盐。盐需溶入汤中,才能被吸收;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,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,才容易被学生理解、消化和吸收。因此,在教学中,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显得尤其重要,因为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,让学生的情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;而且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,促使学生拥有不断思考的动力,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
  教学情境不是千篇一律、一成不变的。在实际教学中,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、情感基调、语言风格和学生实际,以及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,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,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。下面结合教学实例,谈谈设计有效教学情境,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。

  一、链接生活,展现情境

  生动有趣、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,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,在学习中生活,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。课文内容如果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,可以采用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。如:

  《春联》主要讲了春联的种类、特点和作用。老师在教学时,可以先提出问题:“新春佳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你和父母会用什么方式来迎接欢乐祥和的春节呢?”

  学生们人人都经历过春节。所以,问题一提出,学生们脸上就洋溢起了笑容,仿佛陶醉在春节的快乐里。

  “吃年夜饭。”“放焰火。”“拜年、拿压岁钱。”“贴春联。”……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。

  此刻的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。

  这时,教师及时引导道:“迎接春节的方式有许许多多,其中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是必不可少的。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《春联》这篇课文,了解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。”

  这个片段老师联系生活,创设了情境:“新春佳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人们一般会用什么方式来迎接欢乐祥和的春节呢?”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亲切,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比较高:“看春节联欢晚会。”“吃年夜饭。”“放焰火。”“拜年、拿压岁钱。”“贴春联。”……这样,由一个生活问题情境引起的讨论,会不知不觉、很自然地让学生带着积极情绪进入到新课的学习。

  陶行之先生曾说:“接知如接枝。”知识来源于生活,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充分挖掘和利用,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,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感受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,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,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。

  二、借助音乐,渲染情境

  钱钟书先生说:“音乐声调的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动完全相同,那不仅是比喻,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痕迹。”在现实教学中,有些课文形象既不能表演,又不能用图像再现。这时,巧用音乐,则可以打通学生思维在文字符号、画面意象等方面的阻隔,使他们无形中自由自在地驱使自己的多种感官、多种思维、多种能力,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。如:

  在教学《船长》时,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、舍己救人的精神后,说:“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,一个手势也没有做,一句话也没有说,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。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,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。假如你是一名被救的乘客,你看着哈尔威船长像一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时,你会想些什么,说些什么?”同时播放音乐《英雄的黎明》,悲壮的乐曲把学生带进了良好的学习情境,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,静静地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了下来。

 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,文学与音乐会相互渗透、相互补充、相得益彰。这个片段老师选取的音乐,与教材语言、整个基调、意境是一致的,达到了以音乐渲染情境、引起学生共鸣的目的。

  三、运用语言,描绘情境

 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,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,生动而又传神,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。深情并茂的朗读,绘声绘色的描述,能把学生带到教学的艺术境界中,使学生如临其境、如闻其声、如见其人,很快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之中。散文以语言美,形象美、意境美,以及所蕴涵的哲理美见长。因此,教学散文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创设多种情境,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课文美的情境中。

  四、引导表演,体会情境

  表演是形象性的真实体现,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所呈现的外观形象,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。用表演体会情境,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快乐,满足他们“艺术的冲动”,在表演背后,有着明确的语文学习的目的。通过适当的课堂表演,既让学生理解教材,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。如:

  教学《负荆请罪》一文时,由于此文是历史小话剧,适合表演,在熟读课文,基本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,教师就创设了表演情境。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,合作排练,更鼓励他们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作为道具。当学生用树枝当作荆条,系在背上,双手作揖,单膝下跪请罪时,不正是一个活脱脱的“廉将军”吗?如此的课堂妙趣横生,是自主有效的课堂。正是表演,让学生主动去揣摩人物的一言一行,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。

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,学生带着角色意识,通过表演,理清了故事的线索,体验了人物的特征。学生们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角色之中,成了课堂真正的主角。这样的表演,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,同时,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